吾家有師初長成
來源:慶來學校 劉晶華
老孔全名孔德晶,字文孝,號追命文子。是一名平凡的語文老師。
“老孔”不老,可為人老成厚道,做事老練踏實。
初識老孔,還是在大學的招聘會上,寫得一手好字的老孔發揮特長,制作的簡歷竟是全手寫稿,厚厚的履歷立時打敗了一眾競爭者,脫穎而出,這讓我深深的記住了這個斗志昂揚的小伙,因為在慶來學校的專場招聘會中,我和他是競爭對手,經過激烈的角逐,我們都簽下了慶來學校……
再遇老孔,燥熱的夏日進入倒計時,我帶著重重的行李獨自一人來到彌勒,踏上慶來的土地,初出校門的恐慌,初來乍到的陌生,驟然離家的不舍,幾乎把我狠狠打翻在地。和我同一批來工作的同事,只有老孔我比較熟,簽工作時我們互留了電話,我撥通老孔的號碼,那端傳來他低沉厚重的聲音。他也已經到學校了,不一會兒,他就跑到學校中門保安亭,幫我扛起一大捆書,到臨時宿舍的路程比較遠,路上他歇了兩三次,臉也熱得通紅。我們一起分到了初中部同一個年級,“老對手”,我們又卯上了勁。
老孔人緣很好,這大概是他待人熱情厚道的緣故。老孔愛喝茶,單身宿舍里支著一張小茶桌,茶碗、茶具、茶葉一應俱全,再加上他的書法愛好,墻壁上掛著幾幅韻味十足的書法作品,他的小宿舍頓時有了一種儒雅風度。剛畢業的小青年們工作之余的閑暇,很大一部分時間是在老孔的茶桌前度過的,喝茶,聊天,有時靜靜地坐著,老孔總能及時的在剛喝過的茶碗里添上茶水。有一次,我喝完碗里的茶水,準備離開,讓他別給我倒水了,他慢悠悠地說:“你走你的,我倒我的,人走茶不涼嘛!”在這樣的人情味兒讓我深深感動了。在辦公室里,老孔不愛說話,總是埋頭默默地做自己的事,備課、批改作業、讀書都有條不紊的進行。課堂上,老孔風趣幽默,深入淺出,學生不知不覺中就上完了一節課,還能對課堂內容記憶尤深,這讓我對他越發刮目相看了,厚著臉皮向他請教,作為同科目的競爭對手,他一點也不藏著他的絕技,我們交流彼此好的教學方法,付諸實踐,受益匪淺。
逝者如斯,時光荏苒,我們形成了很多小默契,他的小摩托后座成了我的“專座”,我親切的稱他是我的“閨蜜”。我們一起上早讀,一起下班吃飯,一起打籃球,有時一起看書聽課,有時因觀點不同而激烈辯論……
一年后,我選擇離開慶來,經歷了新工作的不順利,感情的波折,我備受打擊,幾乎與外界斷了聯系,過了一段很是黯淡的日子,終于我掙脫出來,收拾好心情準備出發,換了新的電話號碼,第一時間就接到了老孔打來的電話,從工作到生活,從學生到我們自己,竟不覺聊了兩個多小時。在老孔的鼓勵和勸說下,我鼓起勇氣重新回到慶來,這一次沒有恐慌,沒有陌生,沒有難以言說的心理,仿佛是回到了老朋友身邊。熟悉的生活再次開啟,我學著老孔做一個腳踏實地的人,認真生活,認真工作。
四年又過去了,成熟穩重的老孔帶完了一屆初中畢業生,一屆高中畢業生,我也送出了一批初中畢業生,在慶來的土地上扎下根來,后來我們組建了家庭,他變成了我們孩子的爸爸,成長為一名經驗豐富,富有魅力的“老教師”。
六年前,梅校長在新教師培訓會上說:希望我們在慶來安居樂業,成名成家。我想,老孔應該是最好的踐行者,他一直在腳踏實地的前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