傳道授業 大愛無疆——品讀《師說》有感
來源:云南紅河投資有限公司 李師
韓文公有云:古之學者必有師。師者,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。
——題記
人生于天地之間,感世事之恩情,戴天地之德澤。胸懷感恩之心,大愛無處不在。師之愛當為天地之大愛。大愛無疆域,施藝天地間。師之愛在于授業解惑,開化蒙昧;師之愛在于言傳身教,立德樹人;師之愛在于有教無類,誨人不倦。行為師表,身為世范,篤其志,虛其心,鑄其魂,育其人。
我之為人,父母之功;我之成才,師者之績;我之曉義,師者之德。無良師則無所學,無所學則不明事理,不明事理則難辨善惡,不辨善惡則大愛何存?師者,似春風化雨,潤物無聲;師者,似星火燎原,蔓延四野。師者,似溪流歸海,奔騰不止。明師之恩,誠為過于天地,重于父母多矣。
古云:“經師易得,人師難求”。經師者,研學授業也;人師者,上德育人也。得遇人師者,當為人生之幸事。飲其流者思其源,學其成者念吾師,敬于言,尊于行,感于心。
我感師恩,是其開蒙化昧,教人求真。幼入學堂,懵懂愚鈍,不知儀禮,不曉詩書。恩師不以為惡,把手教學,面授新知,周而復始,直至消融。而后知其文,明其理,曉其義,辨其善,此之成材,師之功也。若書言不實,學而有誤,誤而不察,貽誤終身。嘗有一闕詞,因書本有誤而師不察,學生質疑其詞,師笑而請教之。事后查閱屬實,乃為恩師學而不察。師贊曰:“為學不拘古,求業不束本,爾后必有所成。且夫學無長幼,能者為師,汝可為我師矣”。學問無小事,治學須嚴謹。求真務實,崇尚真知,方為授業之師。
我感師恩,是其以身為范,以德為先。其身正,不言而敬;其德賢,不言而尊。師之言行,生而從之。其言善其行端,則生之幸也。然,我所遇之師皆身正德賢,此為我之幸也。恩師志節皎然,嚴謹治學,躬身求真,詩書聯印無一不精。我從而師之,研習書法,作詩填詞,篆刻鈴印,恩師一一授之。我師有言:“作字先做人,品性不正則字無風骨,徒有其形。”久為德熏,以為楷模。知其恩義,報親之生養,思友之關懷。學高為師,身正為范,方為仁德之師。
我感師恩,是其有教無類,兼愛差生。昔年,我學業平平,常為尾末,師不以我之為惡,反為喜之。我不解其意,遂問之。其曰:“汝本差生,我若棄之則后學無望矣。然,汝之勤學可補拙也。我悉心輔導,定有所成。”得恩師厚愛,成績漸長,方爭得大學學府入門之券。倘無恩師“教無類”,則無今之所成也。圣人言“ 生而知之者上也;學而知之者次也;因而學之,又其次也”。人有聰慧愚鈍上次之質,是故不因上者而多教,不因次者而寡授。人之資質有異,非為己之左右。生有所學,當傾囊相授,不以偏見好惡而棄之。有教無類,誨人不倦,方為大愛之師。
我感師恩,與君為范,行之以懿德。
我感師恩,與君共往,秉之以仁愛。
我感師恩,與君勖勉,承之以弘毅。
我感師恩,與君遨游,繼之以古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