銘記黨史 獻力發展 共鑄輝煌
來源:玉溪環球彩印紙盒有限公司 楊東濤
歷史是一個民族、一個國家形成、發展及其盛衰興亡的真實記錄,是前人的“百科全書”,即前人各種知識、經驗和智慧的總匯。回顧黨的歷史可以清楚地看到,重視對歷史的學習和對歷史經驗的總結與運用,善于從不斷認識和把握歷史規律中找到前進的正確方向和正確道路,這是我們黨90年來之所以能夠領導中國革命建設、改革不斷取得勝利的一個重要原因。
最近剛剛閱讀了《苦難輝煌:中國共產黨的力量從哪里來?》,此書圍繞“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么能夠存在并能夠取得勝利”進行了深入探索和思考。我們黨和軍隊一路走來,經歷了許多九死一生、命懸一線的險境,在血與火的考驗中得以生存壯大,并贏得了輝煌勝利,這源于無數共產黨人抱定為共產主義獻身的堅定信仰,不管前方是雄關漫道還是荊棘滿途,他們都毫不畏懼,前仆后繼。這種源于信仰的力量,不僅使共產黨人如鋼鐵般堅毅,還喚醒并凝聚了全體人民,構建了歷史和時代的精神高地,最終完成了中華民族的精神洗禮。
《苦難輝煌:中國共產黨的力量從哪里來?》所反映的雖然只是黨的歷史的一些片段,但他讓我們看到的是我們黨飽受磨難而自強不息、歷經曲折而愈挫愈勇、備嘗艱辛而愈加成熟的高貴品質;看到的是我們黨在各種困難挑戰面前,磨礪自己的意志、增長自己的智慧、積聚自己的力量,不斷增強自我凈化、自我完善、自我革新、自我提高能力,推動黨和人民事業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,不斷創造新的輝煌的堅強意志。給我印象最深的是,毛主席對長征的一番評價:“講到長征,請問有什么意義呢?我們說,長征是歷史記錄上的第一次,長征是宣言書,長征是宣傳隊,長征是播種機。自從盤古開天地,三皇五帝到于今,歷史上有我們這樣的長征嗎?總而言之,長征是以我們勝利、敵人失敗的結果而告終的。”沉心思索,我們的先輩如果沒有樹立起堅定的理想信念,共產黨人怎么可能經受住巨大的犧牲考驗;如果沒有與人民群眾同呼吸、共命運的血肉相連,共產黨人怎么可能獲得推動歷史前進的動力。沉心思索,如果沒有艱苦卓越的五次反圍剿,如果沒有驚天動地的兩萬五千里長征,我們的今天會是什么樣?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能否動成為今天的世界性最強音呢?
從苦難走向輝煌,中國歷史經歷了百年的歷程,列寧講過:“忘記過去,就意味著背叛”,不能深刻感觸過去,怎能獲得騰飛的翅膀?我們在享受當下優越的生活條件和富足的生活時,更應該認真地回顧歷史,去充實一下心靈的空白,去緬懷一下無數先烈,去告慰一下心靈那點空白。品味《苦難輝煌:中國共產黨的力量從哪里來?》進一步增強了我們對黨的歷史的自信,增強了對黨的獨特優勢的自信,增強了對中國共產黨和黨領導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自信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