塵封的算盤
來源:云南紅塔滇西水泥股份有限公司 李萬喜
整理辦公室的時候,在經年塵封的柜子里發現了一把算盤。這把算盤跟著我二十多年了,是剛參加工作時,公司為每位會計配備的專用辦公工具,這把算盤陪著我度過了最初的會計時光。可是這十多年來,我的會計工作甚至中國所有會計工作的辦公桌上卻再也沒有了算盤。
著名詞作家喬羽寫過一首《算盤歌》:“哪家貪贓枉法,哪家潔白清苦,我叫你心中有個準數;天有幾多風云,人有幾多禍福,這世界缺不了加減乘除。”
有人說算盤是中國的第五大發明,的確有些道理。中國珠算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,得到世界的認可。但會打算盤的年輕會計卻越來越少,計算工具的升級,使靈動的算盤被束之高閣。
“閑著手,去那算盤里撥了我的歲數”, 逝去的舊時光里,算盤可是會計工作中的主角。當核對單據或匯總賬時,頭也不抬,手一劃,“啪、啪”兩聲脆響,盤珠復位,整齊排列,像集合待命的士兵。用手盲打出一串數字,再凝氣提神,手指翻飛,珠光縱橫,合計一出,再復核時恰好數字相同,心中暗喜,滿足感油然而生。
算盤對我的工作學習影響極深,它讓我有更強的定力,或努力工作,或發奮學習。算單據,匯憑證,核對賬,平衡報表,樣樣都未曾離開過它。后來,計算器和電腦逐漸取代了算盤,我也緊跟時代步伐學會了新技能,迷上了電子表格的強大功能和快捷便利,可總還是對算盤戀戀不舍,它也始終占據我辦公桌的一角,默默地注視著我,告訴我做會計要真實、要準確、要清晰,做人如做事,做事即是做人。再后來,桌子上的電話機、傳真機、掃描儀、文件柜驟然而至,算盤躲進了“被遺忘的角落。”
時代在變,作為會計工具的算盤離我們遠了,會計的內涵也由重核算向重管理轉變,但算盤這個會計的傳家寶仍然會影響著我們:以專業的力量,懷敬業之心,不停的學習,不斷地實踐,珍惜這份職業,做好會計工作,與企業、與這個時代共同進步。
再次拿出塵封的算盤,我用它撥動我從少年到中年的歷程,噼里啪啦的珠算聲中是我塵封的記憶和成長的腳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