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離馬拉松還有一個馬拉松
來源:深圳市興云誠投資有限公司 晉陽
當下,大大小小的城市都在舉辦馬拉松比賽,看著幾萬名選手在賽場揮灑汗水,你是不是也按捺不住想要去跑跑呢?
馬拉松儼然成了一種很酷的生活方式,追隨者眾多,這其中有真正的專業跑手,但大多數都是湊熱鬧的普通人。那么,馬拉松所有人都能跑嗎?
馬拉松對身體素質和訓練方法有很高的要求,根本不適合普通人瞎跑。
首先,馬拉松需要很高的身體素質。科學研究表明,因為遺傳原因,一些人可能永遠都無法成為優秀的長跑運動員。有些人擁有大量快縮肌纖維(fast-twitch),很適合短跑,但對長跑來說就不利;另一些人則有更多慢縮肌纖維(slow-twitch),這些肌肉對長跑十分關鍵,對短跑卻沒什么幫助。另外,腿長的人通常跑得更快,因為步距更大;肺活量較大的人也一樣,因為身體供氧能力更強;“骨骼/肌肉”的重量比也對速度和耐力有影響。所以不用懷疑,有些人天生就比其他人更能跑。
馬拉松的舉辦者和推動者不會告訴你,馬拉松需要多高的身體素質。但你的身體會“說話”,它一定會警告你:你的心肺太脆弱了!
其次,馬拉松訓練有很高的專業要求。就算是熟練的跑手,在跑全馬之前,也必須接受至少3至4個月的系統訓練,并且每周保持25公里以上的訓練量。一般人根本就達不到這種要求,隨便練幾次就參加馬拉松,可能會給關節和韌帶帶來巨大損傷,這種損傷有時候甚至是不可逆的。很多人是在膝蓋半月板磨沒了,足底筋膜炎走不了路了,才知道馬拉松不是一般人能瞎練的。
普通人接受訓練后,有沒有可能挑戰馬拉松?其實,我們中的大多數人都不適合馬拉松。運動要量力而行,不要盲目跟風,讓運動對自身造成損害,就得不償失了。
現在流行的馬拉松,大多為體驗式的,比如微馬(5公里)、四分馬(10公里)、半馬(21公里),主要是讓大家參與其中,體驗并感受跑步的樂趣。真正意義上的馬拉松,即42公里的全馬,離我們大多數人都很遠很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