愛是痛苦最好的療愈
來源:云南云成印務有限公司
每每提筆,總是沉重,可是,總有一份想說的話,想表達的情感,縈繞心中。逝者已逝,生者如斯,最平凡的堅強總是最讓人感動。
春節收假,去探望了因病已故的同事家屬。從他家里的擺設裝飾和同家屬的相處中,讓人感受到同事生前家庭的溫暖,感受到一份曾經深厚的母子情和夫妻愛。現在的她們,不再嚎啕痛哭,不再悲傷欲絕,就連那個躺在妻子懷里未滿兩個月的嬰兒,也靜悄悄的。
是因為痛過了,還是因為太愛?
同事母親來云南陪兒子看病期間,他告訴母親,自己好多年沒有回老家,沒有這樣好好和媽媽幸福的在一起了,如果有來生,還愿做媽媽的兒子。兒子就這樣走了,媽媽說如果可以,她愿意用自己的生命把他換回,好讓他多活幾年。
妻子說丈夫能撐到現在,就是為了能看到女兒的出生。他叮囑要好好的養育女兒,不要過多的要求孩子,孩子長大后,如果孩子愿意的話,希望她能夠學醫,因為她的爸爸,還有許多像她爸爸一樣的人,因為患了罕見的病,不得不離開他們鐘愛的親人。
有時候,世界是如此殘忍,母親失去了兒子,妻子失去了丈夫,孩子失去了爸爸,這對一個家庭而言,是難以訴說的傷痛和悲苦。可是,年邁的母親和年輕的媽媽除了悲痛之外,讓人感受到的是生命的堅韌。我在想,支撐她們的不只是悲痛,更多的是因為心中那份沉甸甸的愛。
因為對逝者的愛,親人們相互支撐、相互支持、相互理解、相互寬容,那份愛不會因他的離開而斷裂,親人間更加彼此珍重。在探望的短短時光里,我感受了他們打開了彼此的心扉,在悲痛里堅強前行,學會再次微笑,這也是逝者的心愿吧。
生活還得繼續,媽媽帶走了兒子的骨灰,說是要到生他養他的老家安葬,媽媽還說,她很喜歡云南這個地方。愛上一座城是因為愛上一個人,我想,因為對兒子的愛,媽媽眷念著他曾經工作和生活過的這塊土地。妻子沉靜地送走了婆婆,送走了“丈夫”,抱著這個支撐丈夫能活到最后一刻的孩子,繼續她的生活。
生活的全部不只是歡笑和幸福,也不全是傷痛和悲苦。現在的她們傷痛也須還會繼續,也許有很長一段時間,她們會繼續懷念,但是,希望這份傷痛會隨著時間慢慢被治愈,因為有那些美好的回憶,有愛的延續。
愛是對痛苦最好的療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