時間去哪兒了?
來源:深圳市興云誠投資有限公司 張亮
最近南方的天氣炎熱濕悶。這種天氣里,在擠得像罐頭似的城市里穿行與生活,感覺像是困于即將干涸的小水塘里的魚,翻不了身,透不過氣。只得頗為無奈地自我安慰:再忍忍,過了這兩個月,天氣就清朗涼爽了。
年紀越長,越習慣于忍耐與等待。
最煩春季陰雨連綿,街頭巷尾濕得發黑發亮,黏濕的空氣無孔不入,感覺連內心都散發著霉味,于是感嘆:夏季多好,暴雨說來就來,說走就走,至少不失痛快淋漓。及至夏盛,一場暴雨過后,積水被炙熱的太陽一蒸騰,濕熱的氣息讓人如同身處蒸籠,就開始憧憬秋季的天高氣爽。可是秋季天干物燥,嘴唇及臉頰上的皮膚容易皸裂,也頗多不適。冬天呢,寒風凜冽,萬物凋零,不免又把雪萊搬出來感嘆一番:冬天來了,春天還會遠嗎?
一年四季,春雨夏熱秋干冬冷,食之五味,酸軟甜膩苦澀辣辛咸齁,大概總能找著不如意。忍耐著現在,期待著將來,結果卻是一個又一個輪回,日子匆匆而逝。
對于將來,做過太多的設想,有過各種計劃,總是相信明天會更好。
讀高中的時候,迷上看課外書,不管是早晚自習還是正課雜課,只要一逮到機會,就如饑似渴地讀,還不挑書,散文也好小說也罷,只要不是教科書,抓起來就能看得津津有味。那時候看課外書被視為不務正業,每當頂著課業壓力,背著老師偷偷摸摸地看課外書的時候,就忍不住想要快點畢業,到那時就可以肆無忌憚地看想看的任何書。據說大學的圖書館,隨隨便便就藏書幾萬冊,想著即使每天看一本,一年才能看三百多本,四年也不過才能看一千多本而已,當真是一個取之不盡的寶藏。于是乎,即將到來的大學時光,在前方熠熠生輝。
但是真去了大學后,卻并非如當初所想的那般海闊天空。擁有了大把可以自由安排的時間,卻沒有了中學時看書的那種熱情與緊迫感。反正時間多得是呀,今天不看可以明天看。一不留神,四年就過去了,卻是沒看多少書,沒學到多少知識。
如今步入社會了,還是在盯著將來。等空閑了,就去學攝影吧;等明年,抽時間挨個去五岳看日出吧;忙完這陣子,就去學習法律吧……
回過頭來想想,時間去哪兒了呢?才發現自己把目光放得太過“長遠”,以致于總是忽略了現在。
年初,一朋友租了間房子,說要按照自己的喜好親自裝修,我勸說;“租的房子而已,何必花太多精力,收拾干凈就行了,等將來有了自己的房子再來好好地合計合計。”朋友沒聽勸,我覺得他是在瞎折騰,浪費時間。一個月之后,他邀請我去參觀。貼了淺棕色的地板,糊了米白色的墻紙,做出了一方照片墻,安裝了精巧的燈具,換了舒適的沙發,擺上了綠植……幾千塊錢,四個周末的時間,當初簡陋的房間大變了樣,簡單素凈,宜室宜家。后來,他妻子從網上訂購了鮮花,每周配送一次,把生活瞬間過得鮮活了起來。
這讓我很震驚,到底是誰在浪費時間呢?原來自以為是的目光長遠,到頭來發現實不過是鼠目寸光。
時間,大概是最珍貴的東西了,卻總以為來日方長,在忍耐與等待中蹉跎歲月。然而,生活就像闖關游戲,闖完一關還有下一關,每一關都有每一關的挑戰。明日復明日,明日何其多。與其等待不確定的將來,倒不如好好珍惜能夠把握的現在,享受過程本身。人生短暫,經得起多少等待?是應該學學古人:晝短苦夜長,何不秉燭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