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虛正名
來源:云南煙草興云投資股份有限公司 陳朝坤
在常人看來,虛和實是一對反義詞,亦是矛盾的兩個方面。這讓我想起了小學課本上賣最好矛和最好盾的商人。有人提出,用最好的矛戳最好盾,結果會怎樣呢?這個蘊含哲理的故事,一直牽引著我探索虛和實的真相。
我在網上搜索含“虛”字的成語,有避實擊虛、趁虛而入、殆無虛日、彈無虛發、浮名虛譽等等。“虛”總是給人弱點、疏漏、不好的印象。再搜含“實”的成語,有春華秋實、貨真價實、腳踏實地等等。“實”總是給人踏實,真誠、好的印象。《新華字典》對二字的解析,虛:空、不真實的、不自滿、抽象的、衰弱。實:充滿、符合客觀情況,真,真誠、植物結的果、富足。得到的結果如出一轍,我們同樣建立了對“虛”不好的印象。這些印象的形成,究其原因,是我們曾經建立了褒義和貶義兩個概念。換言之,我們把事物從二元對立的角度分為了好和不好兩類。
如果把這些二元對立的觀念拿掉,我們再來看看虛和實會帶給我們怎樣的感受?中國傳統文化里有八卦,八卦的黑白便代表實和虛,虛實各一半,并且虛中有實,實中有虛。在篆刻里也有陰刻和陽刻之分,所謂陽就是實線條,所謂陰就是虛線條。在太陽照射的地方是陽面,謂之實,在另外一面形成陰影,謂之虛。也就是說,虛和實其實只是事物的兩個不同屬性,它存在于同一個事物之中,是相生相伴的。并沒有好和不好。
在生活中,我們隨著年齡的增加,慢慢也體悟到了一些道理。比如找對象時,沒有好和不好,只有合適不合適;在做化學實驗時,需要找一些活動性適宜在實驗室里反應觀察的物質,過于惰性,我們可能無法觀察到現象,過于激烈,我們又無法很好的控制反應的發生。諸如以上的例子舉不勝舉,然后我們發現,很多事物不再是單純的二元對立的,我們似乎有了更多的看待事物的視角,觀察事物也更加全面。
最后,我想說,在工作中,務虛同務實同樣重要。習近平總書記在《既重務實,又善務虛》中說:我們在工作中講求務實,是客服官僚主義、密切聯系群眾的良好作風。但是如果過分強調“埋頭拉車”,忽視“抬頭看路”,那就會陷于牽頭萬緒的事物泥潭而不可拔。我們一些領導干部常年辛勞,夙興夜寐,卻又打不開局面,究其原因,往往是出在沒有處理好務實與務虛的關系上。
務實是一切從實際出發,說實話、辦實事、想實招、求實效。務虛是理論上、思想上、信念上、意識上的統籌和規劃。務實是決勝于千里之外的實踐,務虛是運籌帷幄之中的謀劃,兩者是并蒂之花,相輔相成。所以,我們必須擺脫二元對立的觀念,辯證統一的看待虛和實。虛不再是不好的方面。我們也沒有必要用最好的矛戳最好的盾,非要爭論,矛和盾,誰更勝一籌,因為原本就沒有什么好與不好。